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cdn.kingstone.com.tw/book/images/product/20171/2017190051529/2017190051529b.jpg)
移動的城市
挑選好書,是一件百年大事啊
像是我本身,一直不習慣用電子書,因為我還是很習慣把書拿在手上的感覺
因此我一年大概會買個20-30本不等的書籍
有興趣的書就會買來閱讀,今天跟大家介紹的這一本
就是我蠻推薦的一本好書,他的內容其實非常適合所有人閱讀
你相不相部,買書也買安全牌的書籍,才可以吸收知識啊
這本書我讀完後,我可以了解作者的用心,雖然不是神作
但是淺顯易懂的內容,一般人也可以很快吸收真的很推薦
隨時時代一直變化,新的作家會一直推陳出新,但是一本好書放在架上,也是頗有氣質的喔
所以我個人對移動的城市的評比如下
內容:★★★★
知識性:★★★★☆
閱讀性:★★★★☆
詳細介紹如下~參考一下吧
說明
-
描述
《移動的城市》
讀懂一座城市
尋常市民的生活,正是城市居民集體共識的生活型態,反映了城市的腔調、態度、個性、精神和情緒。綜合上述的生活現狀,也形成每座城市各自的「城市氣質」。
不同的人,建構了不同的城市;不同的城市,養育了不同的人。人有氣質,城市也有氣質。人的氣質,決定了個人的人緣;城市的氣質,影響了城市的人氣。
旅人,初到陌生的城市,匆促地走馬看花,甚至是道聽途說,難免流於膚淺,甚至誤解。大陸作家易中天的《讀城記》,在一開始「城市與人」引言中,就將孟庭葦的歌「冬季到台北來看雨」,誤成「夏季」到台北來看雨(第二頁第十五行)。唯有在台北長期生活的人,才能領悟台北冬季綿綿細雨的纏綿。反之,台北夏季的西北雨,往往來得急驟,雨滴大而急促,恐怕不適合「看」到情趣哦。
旅人初來乍到一個陌生城市,往往從自己的經驗,形成城市的第一印象;但是,外地人的第一次接觸,也正因為陌生的反差,更能感受到相對的區別,反而凸顯了城市的獨特性,這種刻板印象是很直接的反應,不一定精準,但往往很形象,也令人難忘。
順口溜出城市百貌,異趣橫生
大家耳熟能詳的大陸城市順口溜,正是典型的例子:「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官小,不到上海不知道自己鄉巴佬,不到廣州不知道自己車不好,不到深圳不知道自己錢少,不到東北不知道自己膽小,不到重慶不知道自己結婚早,不到海南不知道自己身體不好。」
當然,台灣開放大陸客來台旅遊後,又加上了:「不到台灣不知道自己生活不好。」台灣的小確幸,的確令大陸客羨慕!
然而,初次接觸的印象,不免和實際狀況有所落差。大陸不同作家對台北就有著不同的定位:台北是「最陌生的城市」(新周刊)、「最說不清的城市」(徐學)和「最多樣的城市」(易中天)。部份未曾來過台灣的大陸人,受到電視螢幕上國會爭執和名嘴吵鬧的影響,不免認為台灣是一個亂糟糟的不平靜社會。然而,一位來台的大陸媒體人,在數度訪台後,卻得出如下結論:「台灣媒體很吵鬧,台灣社會很和諧;大陸媒體很和諧,大陸社會很吵鬧。」
這種淺嘗即止的定調,往往主導了外地人的城市印象。另一則大陸城市順口溜也是例證:「重慶滿街是美女,深圳滿街撿鈔票,廈門隨時可泡茶,廣州什麼都能吃。東北吵架先動手再動口,上海只動口不動手。」
作者介紹
楊志弘
出生於台北市,台灣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博士。
自二○○八年起,成為城市的移動者,頻繁在城市間穿梭,在個人FB上標
註:「移動的城市+城市穿梭=台北+上海+北京+...N」。N指的是大陸其他城市,如南京、武漢、長沙、重慶、西安、深圳...;及世界各地的城市,如倫敦、紐約、巴黎、布拉格、維也納、羅馬...。
現為台灣傳播管理研究協會理事長,在大陸擔任北京大學、中國傳媒大學等校客座教授。為台灣銘傳大學傳播學院創院院長(一九九九~二○○八)暨傳播管理研究所創所所長(一九九五~二○○八),獲頒銘傳大學傳播學院終身成就奬(二○一一)暨卓越貢獻奬(二○一五)。
曾擔任台灣的東森、台視、中視和華視等電視公司董事、中國時報集團撰述委員、副總編輯等職。在台灣媒體改革階段,籌設多家廣播電台、報刊雜誌及網路媒體。
曾擔任多項專業評審:「台北金馬國際影展」執行委員和評審(一九九○~一九九三、一九九五~一九九七)、「美國國際艾美奬」亞非區紀錄片評委(二○○五、二○○七)、「中國紀錄片第五~七屆國際選片會終評委」(二○○八~二○一○) 、「西安國際民間影像節」終評委(二○一○)、「華語網絡傳媒榜」終評委(二○一一~二○一三)、「中國國際大學生微電影」終評委(二○一三、二○一四)。
著有「執筆的手」、「國王的新衣」、「解剖媒體」等媒體批評專著,及「台灣地區報社總編輯職業角色」、「網路媒體研究」、「數位多媒體平台的理論與實務」、「媒體人力資源」、「媒體員工創造力」、「媒體企業再造關鍵成功因素」、「媒介化時代融合效應之挑戰」及其他學術專著論文等。
移動的城市-目錄導覽說明
推薦序
1流動者書寫「家」的特殊感覺 夏鑄九
2世界諸多角落的驚鴻一瞥 何飛鵬
3在移動城市中看到城市的氣質 謝金河
4挑動溫暖又略惆悵的旅人情懷 白崇亮
自序
移動中的寫作
第一篇 移動心情
◎離家,即回家
接風時請不要問我:「待多久?」當我離去時,你的一句「什麼時候回來?」就是最好的餞行。
◎思念的火車站
搭火車前往異地,有期待中的想像;搭火車返程回家,則有熟悉中的回味。
◎啟程與抵達之間
火車站、機場,是旅人啓程的開始,也是抵達的終點。無論是離去,或是歸來,少不了可說的故事。
第二篇 移動途中
◎人在途中,身不由己
計畫趕不上變化,旅途中難免遇上無法掌控的意外。隨遇而安是旅人必須的心態。
◎借問路:迷失在陌生城市
有些城市並非在計畫下形成,曲折的道路,像是打結的麻花......。
◎飯店是我離開家的家
每當接近預定的旅館,我總有著近鄉情怯的忐忑不安......。
◎漂流在歷史舞台的遊船
那夜我輾轉難眠,夢中盡是三國,這是一次意猶未盡的三峽行。
第三篇 移動空間
◎讀懂一座城市
尋常市民的生活,反映了城市的腔調、態度、個性、精神和情緒,形成每座城市各自的「城市氣質」。
◎此生一定要去的城市
再出發的心情,往往拉扯著我驛動的心,燃燒造訪一個個城市的激情......
◎穿梭城市的河
童年的記憶拼圖中,有著穿梭的河道。直到今天,我依然對城市中的河,有著糾纏不清的繾綣情懷。
◎在公園,感受當地人內心深處的呢喃
走進公園,只要你靜下心,可在其中讀到當地人的情感,體驗到這座城市的個性。
第四篇 移動旅人
◎帶著書本去旅行
翻開書頁時,手指的觸覺、鼻子的嗅覺和耳朵的聽覺,都在按摩著旅人的想像力,這也是電子書沒有的感受。
◎北京酒吧不醉人
北漂的文化人常說好酒喝不醉,喝醉的不是酒。酒客喝的是過去,醉人的是未來。
◎隱於三城的小確幸
在城市尋找小確幸,有時候只需要隨興、不需要理由。這也正好給我在城市中,偶爾隨意任性慢活的好理由。
第五篇 移動南北
◎南方看雨,北方賞雪
上海雨打梧桐的愁緒、北京溫酒賞雪的豪邁,都值得旅人動身前往,感受銀雪紛飛的京城豪邁,或是雨中行過梧桐樹下的上海小資韻味。
◎尋找消失中的上海記憶
踩在木頭地板上,軟軟地彈腳,微微晃動,耳邊響起喀吱喀吱的聲音,腦海中浮現出李安電影《色戒》中,老洋房木頭樓梯的腳步聲。
◎上海的天空之城
序
移動中的寫作
自兒時學會走路起,就喜愛倚著家門,向外張望。門外的世界,對我有著無限的憧憬。
長大後,不安分的心,更是強烈。出門旅行,一直是我安排生活的優先考慮。
移動的心情,想要追尋更多未知的可能。1980年代,年少輕狂的我,每年寒、暑假,在台北、倫敦和紐約三城遊走。2008年起,在兩岸三城移動,同時在台北、上海和北京三個城市生活、講學,並且頻頻在海內外的不同城市間穿梭,成為典型的「城市移動者」。
本書集結的文章,幾乎都是在移動中,抽空、隨興寫下來。
書中的文字,創作於候機室、火車上、博物館的休息區、酒吧、咖啡廳、甚至排隊買票等各種移動的時空狀態下。絕大多數是先寫在手機上,再傳到筆記型電腦進行潤飾,有時候直接就從手機傳送給雜誌社編輯。有一次,我正在夏威夷郵輪上渡假,船上的網路效果甚差,折騰了一整夜都無法傳出稿件。幸好第二天早上船靠岸,我匆促下船奔向碼頭,找到一家商店的WiFi信號,及時在截稿前傳出稿件。
移動中的創作,時空情境的影響很大。在霧霾的北京,寫法國小鎮的藍天;在雪梨的豪華酒店,寫倫敦酒店的地下室客房;在箱根的高級懷石料理亭,寫重慶麻辣火鍋;在上海的摩天大廈,寫倫敦的街頭塗鴉。每次下筆時,都有時空錯罝,重新檢驗昔日經驗的心情。
正因為移動中的心情,變化頻繁,原本計畫寫的主題,往往不知不覺間就改變了方向,最終成了預期外的另一篇文章。因此,寫了不少未完成的NG稿件,只好先擱置一旁,留待不同的時空背景再持續了。
人在城市間穿梭,改變著心情;城市也隨著人來人往,變化著風情。撰寫移動的城市,如同喚醒塵封的記憶,再一次「筆遊」昔日的城市,再一次對話曾經的情感。
本書源自於「旅讀中國」雜誌社湯碧雲、張芸的邀稿,若不是她們的發
離家,即回家
不識廬山真面目,只緣身在此山中。離家才認識故鄉,是我近年的心情。
這些年我在兩岸三城移動,台北、上海和北京,幾乎每月繞行一次。我常自我調侃,說自己是狡兔三窟,過著一種離家就是回家的日子。
北京號稱「帝都」,上海又名「魔都」,台北則是我出生的地方。這三個城市幾乎天天出現在兩岸的媒體上,是兩岸民眾最熟悉的城市。這三城也有個共同點,即都是移民城市。台北居民多半是明、清時代移居者,也有不少是1949年來台的上海人、北平人(北京的原名)。上海和北京則是大陸各省移民的重鎮,長住的台胞不在少數,更有大量來自各地的流動人口在此生活。
過客抑或歸人?距離縮短彼此
移民城市,送往迎來的聚會特別頻繁,當然少不了來自三城的人同桌共餐。「你這次什麼時候回來?這次待多久?下次什麼時候回來?」是三個城市友人聚會時,最常問我的幾個問題。這時,我是他們中的一夥,是當地的自己人。我在上海是新上海人,在北京是「北漂」,在台北是自大陸返台的台灣人。
此外,我也往往成為當地友人閒聊其他二城的主角――當北京人討論台灣的政治、電視名嘴,上海人閒聊台灣的旅遊、房價,這時我是台北來的台胞;當上海人批評北京的交通、空氣,這時我是在北京的「北漂」;當北京人議論上海人冷漠、不講普通話,這時我成為新上海人了;回台灣參加老友聚會,一談到兩岸議題時,我又成為移居大陸的歸人。
「離家就是回家,回家卻是客人」,是我這些年往返兩岸,常住三城的生活寫照。這三座城市幾乎在同一經度上,只是緯度有差,南北差距二千多公里。距離或許不算遠,但不同的緯度,卻足以形成不同的地理風貌。
在城市季節間悠遊,數字轉換
冬末早春是季節轉換的日子。對於長居四季如春的台北人,很難感受季節的更迭變化。如果,你有興致體驗南北氣候的差異,我推薦下面這趟三城行走的溫差行程。今年初春三月,你或許就可體驗一下。
前年三月,我從攝氏15度的台北直飛上海,下機時攝氏5度,大衣、圍巾、外套一樣不少。三月的上海細雨紛紛,置身在溼冷但清淨的空氣中,走在初吐新芽的梧桐樹下,恰是春寒料峭。
語言:中文繁體
規格:平裝
分級:普級
開數:25開15*21cm
頁數:304
出版地:台灣
-
須知- 作者:楊志弘
追蹤
- 出版社:時報文化
出版社追蹤
- 出版日:2016/1/29
- ISBN:9789571365008
- 語言:中文繁體
- 適讀年齡:全齡適讀
非常推薦移動的城市給大家
↓↓↓限量特惠的優惠按鈕↓↓↓
也可以當禮物的相關資料
標籤註解:
移動的城市推薦, 移動的城市討論, 移動的城市部落客, 移動的城市比較評比, 移動的城市使用評比, 移動的城市開箱文, 移動的城市推薦, 移動的城市評測文, 移動的城市CP值, 移動的城市評鑑大隊, 移動的城市部落客推薦, 移動的城市好用嗎?, 移動的城市去哪買?
熱點新聞搶先報
這是國民隊「天才小史」Stephen Strasburg持續創紀錄的好時機,他今天在面對馬林魚之戰中,6局無失分,狂飆8次三振,帶領國民以2:1贏球,自己的連續26局無失分紀錄也延續下去。
其實在8月30日Stephen Strasburg對馬林魚投出4:0完封勝後,他就已經打破2005年由前隊友Gio Gonzalez所創下的舊紀錄,而他因為右小腿傷勢還受到影響,卻也找到跟病痛相處之道。
他說:「我已經比較能夠掌控,但這就像是我的身體不斷在流失水分,不管我怎樣拚命,他就是會纏著我,我只能盡我所能。」
這場比賽Severino2局右外野安打先馳得點,8局Murphy 再轟出右外野全壘打,終場就以1分之差贏球。
馬林魚隊台灣好手陳偉殷並沒有機會上場,而他昨天1局無失分表現,也十分優異。
這是國民隊「天才小史」Stephen Strasburg持續創紀錄的好時機,他今天在面對馬林魚之戰中,6局無失分,狂飆8次三振,帶領國民以2:1贏球,自己的連續26局無失分紀錄也延續下去。
其實在8月30日Stephen Strasburg對馬林魚投出4:0完封勝後,他就已經打破2005年由前隊友Gio Gonzalez所創下的舊紀錄,而他因為右小腿傷勢還受到影響,卻也找到跟病痛相處之道。
他說:「我已經比較能夠掌控,但這就像是我的身體不斷在流失水分,不管我怎樣拚命,他就是會纏著我,我只能盡我所能。」
這場比賽Severino2局右外野安打先馳得點,8局Murphy 再轟出右外野全壘打,終場就以1分之差贏球。
馬林魚隊台灣好手陳偉殷並沒有機會上場,而他昨天1局無失分表現,也十分優異。
↓↓↓限量特惠的優惠按鈕↓↓↓
641569AC648F44F7